- 首頁 >
齒輪泵主動軸的復原
齒輪泵主動軸的復原
由于齒輪泵主動齒輪本身重量及被動齒輪嚙合時產生的徑向推力,容易使軸和襯套孔產生偏磨,間隙增大。因此在工作中機油會因間隙增大而產生泄漏,供油量減少。如何讓防止產生泄漏,復原主動軸的作用,這就值得我們去探究。
主動軸與襯套磨損后,可用修軸頸或修襯套方法來恢復配合間隙。在軸頸磨損輕微時,只需壓出舊襯套換上新襯套,這樣配合間隙可恢復到允許的范圍內。在軸與襯套磨損都很嚴重,配合間隙增加很大時,更換襯套同時,軸也應用振動堆焊將直徑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標準尺寸,以恢復軸頸與襯套的配合要求。
泵殼內腔與輪齒磨損后,對泵油量影響很大。當軸與襯套或軸孔磨損嚴重時,工作中齒頂與泵殼內腔表面會產生不應有的接觸。又由于出油腔比進油腔壓力高,在其壓力差作用下,齒頂與泵殼的進油腔附近接觸較多。
因此泵殼內腔在此處磨損較多,使內腔與齒頂間隙增大。因而造成機油泵進、出油腔間的壓力差減少,使輪齒油和壓油作用降低,造成供油壓力下降,泵油量減少。泵殼內腔的磨損一般采取內腔鑲套法加以復。
工作中齒輪端面與泵蓋內平面的接觸面產生的磨損會使此端面間隙增大,當超過限制時,對泵油量將有明顯的影響。當齒輪端面磨損時,可把端面磨平,同時再研磨齒輪泵殼體分解面,以保證泵的端面間隙在要求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