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特點和優缺點
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特點和優缺點
體內相互嚙合的主、從動齒輪兩端蓋及泵體一起構成密封工作容積,齒輪的嚙合點將左、右兩腔隔開,形成了吸、壓油腔。
當齒輪旋轉時,右側吸油腔內的輪齒脫離嚙合,密封工作腔容積不斷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液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從油箱經吸油管進入吸油腔,并被旋轉的輪齒帶入左側的壓油腔。
左側壓油腔內的輪齒不斷進入嚙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積減小,油液受到擠壓被排往系統,這就是齒輪泵的吸油和壓油過程。在齒輪泵的嚙合過程中,嚙合點沿嚙合線,把吸油區和壓油區分開。
對于粘度或密度在工藝中有變化的流體,這種泵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如果有一個阻尼器,比如在排出口側放一個濾網或一個限制器,泵則會推動流體通過它們。
結構特點和優缺點編輯
外嚙合齒輪泵的困油、泄漏和徑向不平衡力是影響齒輪泵性能指標和壽命的三大問題。
1、困油現象
1) 困油現象產生的原因
∵為保證齒輪連續平穩運轉,又能夠使吸油口和壓油口隔開,齒輪嚙合時的重合度(嚙合數)必須大于1,
∴一對齒輪未脫開之前,另一對齒便又開始嚙合,故在兩齒嚙合之間形成一個封閉容積。
2) 困油引起的不良后果
高壓油從一切可能泄漏的縫隙強行擠出,使軸和軸承受很大的徑向力,同時無功損耗增加,油液發熱。
形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氣體分離,產生氣穴現象,引起噪聲和氣蝕等現象。
3)消除困油的方法
原則:a)→b)密閉容積縮小,使之通壓油口;b)→c)密閉容積增大,使之通吸油口;b)密封容積最小,隔開吸壓油。
消除方法:在前后端蓋(或軸承座)上開卸荷槽以消除困油。
2、徑向不平衡力
原因:液壓力沿圓周從壓油腔到吸油腔,沿齒輪外圓逐齒降低
后果:工作壓力越大,徑向不平衡力增大,當達到一定程度時使軸彎曲,齒頂與殼體產生接觸,同時加速軸承磨損,降低軸承壽命。
改善措施:
1)縮小壓油口,以減小壓力油作用面積;
2)增大泵體內表面和齒頂間隙;
3)開壓力平衡槽,會使容積效率減小。
3、泄漏
齒輪泵存在著三個可能產生泄漏的部位:齒側泄漏(兩齒輪的齒面嚙合處)——約占齒輪泵總泄漏量的5%;徑向泄漏(齒輪外圓和殼體內孔間)——約占齒輪泵總泄漏量的15%~20%。端面泄漏(齒輪端面和端蓋之間)——約占齒輪泵總泄漏量的75%~80%??傊门懦鰤毫υ礁?,泄漏量越大。
4、優缺點
優點:結構簡單、尺寸和質量小、制造方便,價格低廉,工作可靠、自吸能力強、對油液污染不敏感,容易維護。
缺點:承受不平衡徑向力、磨損嚴重、泄漏大、工作壓力受限、流量脈動和噪聲大、排量不可調 [